安宁河流域“瞄准”水资源配置

本文转自:四川日报
安宁河流域“瞄准”水资源配置
混撒拉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林 。
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:支持攀西经济区走特色发展之路,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,打造“天府第二粮仓” 。
安宁河流域涉及攀枝花市和凉山州11个县(市、区),总面积3.66万平方公里 。 打造“天府第二粮仓”,四川为何把目光投向这里?又将如何推进?前不久,在攀枝花举行的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工作推进会议,给出部分答案 。
为何是安宁河流域?
●安宁河流域是我省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地区之一
●温度、空气湿度、海拔高度、农作物优产度、空气洁净度和森林覆盖度“六度”皆宜,农业生产条件媲美成都平原
统筹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
●工程由18个大中型水利项目组成,分为“输水通道型”“结点水库型”两类,其中6个在建、12个拟建
●工程全部建成后,将增加21亿立方米的年引水量,新增灌溉面积290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160万亩,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3亿公斤
农业生产条件媲美成都平原,但水资源配置是“瓶颈”
一条长达300多公里的安宁河,滋润着大河两岸平坦的沃土田畴,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——安宁河谷平原 。
“安宁河流域是攀西经济区条件最好、人口分布最密集、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,是带动攀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。 ”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,安宁河流域是我省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地区之一 。
虽然属于雅砻江的支流,但安宁河切割较浅、河谷宽阔,蜿蜒曲折,分支交错,在干流与支流的交汇处形成巨大的冲积扇,漫滩与江心洲星罗棋布,再加上安宁河独特的羽状水系,最终形成窄狭而漫长的河谷平原 。
此外,安宁河流域还孕育出独特的环境地理,温度、空气湿度、海拔高度、农作物优产度、空气洁净度和森林覆盖度“六度”皆宜,农业生产条件媲美成都平原,对保障区域乃至全省“米袋子”和“菜篮子”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。
坐拥天然优势,安宁河流域距离成为“天府第二粮仓”还差什么?
“水资源配置是‘瓶颈’ 。 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丰富,但分布严重不均 。 ”郭亨孝说,在安宁河流域各生产要素中,水是推动和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 。
为何这样说?从保障产业发展来看,目前,安宁河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仅为50%左右,尤其是脱贫群众集中居住的二半山以上区域,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。 以农业用水保障为例,安宁河流域现有2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中,有140万亩需进一步改善提升 。
有水就有良田好土,有水就有特色产业,有水就有高附加值 。 会议认为,解决好安宁河流域的水问题,安宁河流域就能被打造成为我省“第二个成都平原”“天府第二粮仓” 。
快马加鞭部署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
6月15日上午,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,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芒果林 。 这里是省五星级芒果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,漫山遍野的芒果树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 。
再过半个多月,村里的芒果就将进入集中采摘期 。 “干旱缺水的混撒拉村,通过修建引水管道,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水资源,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。 ”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告诉采访人员,用水难题解决后,村民靠种植芒果致富,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别墅村” 。
混撒拉村的成功经验,对安宁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启示 。

推荐阅读